2021年08月11日
7月30日,BSI第四届万物互联智慧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。主办方英国标准协会,携手多家权威机构,特邀20多位专家学者、政府代表、组织机构高层和行业头部企业大咖等组成重磅嘉宾阵容,以“共赢数智新时代”为主题,通过组织“数字化安全主论坛+智慧建筑分论坛+可持续发展分论坛”,深入讨论数据安全、隐私安全、智慧城市/建筑、国际标准和认证、碳中和实践等当前热点话题。整场活动面向全亚太华人社群同步线上直播,突破了地域限制,迸发出了缤纷多彩的思想活力。
星闪联盟理事长、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原主席张晓刚,BSI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林劲,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夏敏,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惠志斌,小米安全与隐私合规高级工程师赵彤彤,(宝马中国)领悦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数据治理负责人陈燕琦、海康威视副总裁王滨、华为网络安全认证专家姚俊宁、商汤科技安全总监成瑾、中兴通讯数字技术产品部副总经理周天才、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中和运营中心总监彭峰、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菁、宝武碳材首席信息官陈江宁、BSI标准解决方案副总裁张乐、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部门主任汪秋雨等等专家,在活动上引领大家从多个角度进行交流碰撞和商业链接。
在下午的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,国际永利包装集团作为中国第一家自主实现碳中和的制造企业,受邀到现场进行经验分享。
国际永利包装集团IT经理严牛先生以《“数字”助力“绿色”制造》为题,发表了30分钟的演讲,向所有与会人员及观众展示了自2009年以来,永利包装在践行碳中和方面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,并着重介绍了集团通过开发和应用多项先进的数字化技术,助力绿色包装制造的历程。
国际永利包装集团走低碳发展之路,13年来,在碳中和项目中一直围绕着“了解碳足迹——减少碳排放——购买额度抵消,实现碳中和”这一主线,多项举措同时进行。自2008年开始准备碳中和、2009年实施碳中和至今,13年里,永利包装已累计中和碳排放36.6万吨。
通过在下属工厂持续采取各种减排、增效举措,集团的纸板、纸箱产量同比在增长,但是碳排放量在递减。产品生产量的增长比例,大大高于碳排放量的增长比例。碳排放强度方面,2020年比2009年下降了21.31%。因为实施碳中和,永利包装的碳排量得到了有效控制;同时其他管理数据大范围改观;永利包装的管理水平、综合竞争力和企业形象均有显著提高;永利包装品牌,在日益注重低碳环保的国内及国际市场上,都更受欢迎。
在实施碳中和的过程中,数字化手段起到了重要作用。比如:永利包装积极进行技术创新,自主研发了RFID原纸库存管理系统,自主研发了ERP系统,实现了生产运营无纸化和高效化生产及物流体系的应用。并且,通过技术改造,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;依靠集团自主开发的Bluebook设备管理系统,加强了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管理,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及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。
数字化支撑绿色包装制造,就是从科技的角度,利用数字化手段去考虑如何节能增效,如何提高单位生产率和能源效率,使得在生产效率提高、碳排量降低的同时,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在演讲中,严牛先生重点介绍了信息化基础的ERP管理系统;智能制造的RFID原纸管理、AGV库存管理;和供应链协同的数据交换平台。
为了更好的进行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、赋能,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集团内部的发展,永利包装于2020年还开始规划建设数据交换平台。目标是建立一个面向采购企业和供应企业的数据交换平台,相关企业依托该平台能够快速便捷地实现上下游电子数据交换,打破传统的数据交换模式,实现供应链协同一体化。
平台第一阶段主要聚焦在销售和采购管理。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,除了PC端外,国际永利包装集团还开发了手机端的微信小程序。按照客户的反馈,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,国际永利包装集团今年5月份确定新的前端选型,7月份就完成了新的前端框架的切换,上线后得到了内外部用户的一致认可,促进了供应链协同效率的提升。
当前,数字化经济浪潮涌动,万物互联、数据赋能一切、智能技术驱动未来的数字化时代特征日益凸显,云计算、智能制造、5G网络、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在飞速发展。在“数智”时代,在中国 “2030碳达峰”、“2060碳中和”主基调已经确定的情况下,探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应用方向,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至全产业链,成为了企业公民的应有之义。在此背景下,国际永利包装集团将继续积极创新、追求卓越,基于低碳策略,探索并分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更多的方案和路径。